相信让很多人最为头疼的便是镜头名称中的一些术语了。想必有很多人仍然不知道这些镜头的名称究竟代表着什么。本次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主流厂商镜头名称中的字符含义,让各位对镜头有一个较为基本的认知。为了便于各位理解及实际运用,我们在此选择几个比较大的厂商的部分镜头产品为讨论对象,主要解释一下其命名习惯与其他部分特性。
佳能镜头
我们先从佳能镜头开始说起。作为一家世界领先的相机及镜头产品生产商,佳能在镜头制造方面拥有众多建树,在镜头分类上自然也有一定的依据标准。其镜头名大致分为4部分:1、镜头的类型;2、焦距;3、最大光圈;4、镜头特性。另外在排列顺序上也有规则,一般的镜头都是按1至4的顺序排列,如果表示镜头特性的符号较多,如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的镜头名,这些特征符号就依次排列在最后。
在镜头类型方面,佳能镜头通常以不同的前缀对镜头的卡口及功能加以区分。通常所说的佳能EF镜头包括EF镜头、EF-S镜头、TS-E镜头、MP-E镜头,其中EF镜头基本适用于佳能EOS系统现有的单反相机产品,EF-S镜头适用于佳能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S表示Small Image Circle,即小成像圈),TS-E镜头为移轴镜头,MP-E镜头为放大倍率在1倍以上的MP-E 65mm f/2.8 1-5X镜头;其他还有EF-M镜头与CN-E镜头,EF-M镜头适用于佳能EOS-M系列无反相机,CN-E镜头则为佳能CINEMA EOS系列电影镜头。
之后来看佳能镜头对于其特性的表述方式,其常见的标识包括镜头级别、镜片技术、防抖、对焦马达以及镜头版本。镜头分级方面,佳能通常以字母L(Luxury,意为奢华)来表示镜头级别,佳能的高级镜头通常会具有此标识,一般标在光圈值之后。L级镜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红圈镜头,该级别镜头相较佳能普通镜头而言具备更优秀的光学素质,同时价格也更加高昂;此外,镜头上的IS则表示Image Stabilizer(影像稳定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镜头防抖。
大家都知道,镜头能够完成自动对焦功能,与镜头中的对焦马达是分不开的。不过对焦马达也分种类,以佳能为例,一般镜头上标有“USM”字样即表明该镜头配备超声波马达,而“STM”则表明镜头配备步进马达,未标明马达种类则说明该镜头配备的是普通DC马达(直流)或是环型马达。其中,USM马达多用于佳能高级镜头,而最近问世的STM马达则主要应用在廉价镜头上,以取代以往的普通马达产品。
佳能镜头在外观上最为出名的就是其红圈(L级镜头)的设计,但可能还有人看过佳能镜头中拥有绿圈的产品,这便是佳能DO镜头。DO(Diffractive Optics)镜片也称为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其主要特性在于能够在同等焦段中进一步缩小镜身的体积,目前佳能采用DO技术的镜头有两款,分别为EF 400mm f/4 DO IS USM(大绿)以及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小绿)。
适马镜头
其实适马镜头的分类很简单。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ASP:非球面镜片。
APO:APO镜头采用复消色散设计和采用特殊低色散玻璃(SLD)镜片,用于减少彩色像差,从而提高长焦镜头像质,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
DC:适马专为APS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数码专用镜头,不能使用在全画幅机型上。
DF: Dual Focus双调焦,这类镜头在AF时,调焦环不转动;在MF时,阻尼适中,所以握持性能很好。
DG:进行了数码优化设计的通用镜头,既可以用在APS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上,也可以使用在全画幅机型上。
DL:DeLuxe豪华,尽管其售价适中,但DL镜头是全功能镜头。如同其他的Sigma镜头一样,配备专用的遮光罩,具有半档光圈、手动光圈设定、景深指示、距离指示、红外矫正指示等。
EX:EXcellence优秀,属于适马的专业镜头系列,配合每一片精琢的适马创新(SMC)超多层镀膜镜片,效果自然,更臻完美,特征是镜筒为EX涂层和有EX的标志。
HF:Helical Focus螺旋型调焦。
HSM:超声波马达。
IF:内对焦。
Macro:微距镜头。
OS:适马的光学防抖系统,目前此技术似乎不太成熟,仅有两只镜头搭载了OS防抖系统:AF APO80-400mm F4.5-5.6 EX OS HSM和AF18-200mm F3.5-6.3 OS DC镜头。
RF:后组对焦。
UC:Ultra Compact超紧凑。这类镜头体积小、重量轻。
尼康镜头
说完适马,我们再来说说尼康。尼康同样是世界领先的数码、光学及影像类产品制造商,其前身为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可想而知它在相机镜头方面具有足够高的水准,不过在镜头命名方面,小编认为相较其他品牌,尼康镜头的命名稍微复杂一些,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自动对焦类型、特殊功能、设计者(即Nikkor尼克尔)、焦距光圈、光圈控制方式、ED使用与否、内对焦与否,且排列的顺序并非一定。
首先来看看自动对焦类型,分为AF、AF-I、AF-S这三种。AF代表这支镜头支持机身驱动自动对焦;AF-I代表这支镜头内置对焦马达;AF-S,代表这支镜头为内置SWM(降噪波形马达Silent Wave Motor,俗称超声波马达)对焦马达的自动对焦镜头。不同于佳能的EF、EF-S表示不同卡口,尼康将AF、AF-S用来表示镜头自动对焦的类型;此外,尼康在APS-C画幅套机头中也应用了超声波马达,如尼康AF-S DX 18-55mm f/3.5-5.6G ED等。
之后来说说镜头光圈控制方式,一般以D、G、E来区分,通常标示在镜头光圈值后方。其中,D镜头不同与其他两者,其具备光圈环设计,而G镜头则取消了传统的光圈环设计,改由机身控制调整光圈(因而较老的尼康机身无法支持G镜头的光圈调整);E镜头表示其内置了电磁光圈,可通过机身的电子信号控制光圈,对机身信号的响应能力比G镜头更胜一筹。
对于镜头所用的技术及镜片材质,尼康在镜头名称上通常会展示的较为细致。通常镜头名中的ED表示该镜头具备ED(超低色散)镜片,这种镜片可以大大降低由棱镜造成的色散,同时尼康还拥有超级ED镜片,目前用于AF-S尼克尔80-400mm f/4.5-5.6G ED VR和AF-S尼克尔200mm f/2G ED VR II这两款镜头;此外,镜头采用的对焦方式也会注明,其中,标有IF字样的镜头即采用了Inner Focus(内对焦),镜头在对焦时镜头长度将不会变化,这对于镜头密封性设计而言非常重要。
最后来看看尼康镜头名称中其他字符的含义。镜头对应机身画幅上以DX、FX来区分,DX适用于尼康APS-C画幅相机,而FX则适用于尼康全画幅相机;镜头防抖与否通常用VR来标示,VR即Vibration Reduction,表示该镜头具备防抖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尼康部分镜头上拥有PF标识,表示该镜头使用了菲涅尔相位镜片,利用光衍射现象来有效补偿色差,同时可以减少镜片数量,缩小镜头体积,其作用与佳能DO镜片较为类似。
索尼镜头
这些年来通过与蔡司进行合作生产,使得索尼拥有一批优质镜头群,不过这也使得索尼镜头相较于其他厂商而言更复杂。在命名方面,索尼自家镜头与G镜头基本类似,而索尼蔡司镜头会注明镜头采用的结构,其他方面我们接着往下看。
先说说镜头分类。从卡口上看,索尼分为A卡口与E卡口,且两个卡口镜头均有全画幅与APS-C画幅之分,其中,A卡口镜头没有卡口标注,APS-C画幅A卡口镜头会标上DT字样来加以区分;对于E卡口而言,APS-C画幅E卡口镜头标有字母E,而全画幅E卡口镜头则会标上FE的字样。
再来看索尼如何对其镜头进行级别细分。与佳能、尼康的做法大致相同,索尼也将镜头的分级标示在光圈值后,主要分为无标识、G标识、ZA标识。通常索尼自家镜头不带有任何标识,一般为平价镜头或是套机镜头;带有G标识的镜头则为索尼美能达镜头,在索尼镜头中定位为中高端;而带有ZA标识的镜头则为索尼顶级镜头,索尼官方曾说过只有索尼蔡司镜头才会标上ZA的标识。不过尽管在定位上G镜头稍低一些,但无论是G镜头还是ZA镜头均拥有顶级的做工水准以及用料。
相机行业发展到了今天,各大主流镜头厂商均已具备了一定的工艺及技术水准,因而在一些通用技术方面其实大同小异。例如防抖,索尼镜头同样也具备防抖技术,只不过各家的命名都不一样,需要加以区分。前文我们已经知道佳能的IS防抖,尼康的VR防抖,而索尼的镜头防抖称作OSS,即Optical Stabilized System(光学稳定系统)。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索尼镜头对于对焦马达的区分。按马达种类来分,索尼镜头的马达通常分为SAM与SSM,两者看起来很像,但区别非常大。SAM(Smooth Autofocus Motor)称为平滑自动对焦马达,类似于佳能STM马达的设计,相对于普通电动马达而言更准确快速,同时较为安静;而SSM(Super Sonic Wave Motor)则是索尼的超声波马达,可以实现无声且快速响应的自动对焦。SAM马达一般用于APS-C画幅镜头或是较为低端的镜头,而SSM马达则基本是索尼高端镜头的标配。
徕卡镜头
Noctilut:这是徕卡公司所生产最大光圈的镜头。1966年,徕卡公司推出了内含一枚非球面镜面的Noctilux-M 50mm f1.2镜头,目前生产的Noctilux-M 50mm f1.1是其改良型号。
Summilux:目前徕卡公司生产的镜头中,只要是光圈f1.4的镜头,便会取名为Summilux。首次出现这个名词是在1959年的Summilux-M 50mm f1.4镜头上。
Summicron:在目前徕卡公司生产的镜头中,只要是光圈值为f2的镜头,便会取名Summicron。首次出现这个名词是在1953年的Summicron 50mm f2的镜头上。
Elmarit:目前徕卡公司生产的镜头中,只要光圈口径为f2.8的镜头便会取名Elmarit,唯一的例外是Elmar-m 50mm f2.8。首次出现这个名词是在1959年的Elmarit 90mm f2.8。
Elmar:目前徕卡生产的镜头中,只要是光圈在f4左右的镜头都会取名Elmar。
Telyt:目前徕卡生产的超望镜头,不论光圈多少都会冠上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这个名词是1935年的Telyt 200mm f4.5镜头上。
ROM:即Ready Only Memo,只读存储器。在使用TTL闪光灯时,通过徕卡R8机身与镜头上的电子触点,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在持续光下拍摄时,徕卡R8机身会通过镜头上的电子触点分析镜头的特性,在P模式下自动程序时,会尽量使用最佳的光圈拍摄。
APO:当光线通过玻璃时,不同波长的光线会有不同的折射率,致使蓝光、绿光和红光会聚在不同焦点,影响到色彩还原与清晰度,而APO(英文Apochromatic)是通过精密的光学计算、研磨、装配过程,将三种色光聚焦在同一点,增加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富士镜头
最后我们来看看富士镜头。富士在镜头命名方面,小编认为它的命名方式与佳能镜头十分相似,均采用的是“镜头类型-焦距光圈-镜头特性”的命名方式,且排列顺序相对也比较固定,因而辨识起来较为容易,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按顺序来说,首先是镜头类型。由于富士在数码化以后主打的X系统均为APS-C画幅,应而其X系统镜头产品没有画幅之分,只分为XC、XF这两个不同的类别。其中,XC镜头为价格亲民、素质平平的低端镜头,通常为塑料材质,常与富士低端机型搭配销售;而XF镜头则定位高端,且焦段分布非常广泛,镜身材质通常为全金属,具备良好的做工与优秀的素质。
富士镜头相较于其他厂商镜头而言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即其XF系列镜头大多数拥有光圈环设计以便调整光圈。不过有意思的是,富士XF系列镜头的光圈环设计并非传统的手动光圈调整,而是在镜头上进行调整的电子光圈设计,这一做法既能提升操作的乐趣,同时也保证了富士X系统的机动性能,在小编看来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做法。具备这种光圈调节功能的富士XF镜头都会拥有一个R的标示,一般位于光圈值后方。目前XF镜头中,仅有XF 27mm f/2.8镜头不具有该设计。
随后聊聊关于富士镜头的马达。与其他厂商不同,富士镜头没有采用超声波马达的设计,其镜头采用的对焦马达多为线性对焦马达或是步进马达。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富士镜头名称中,带有LM字样的均采用线性马达设计,而没有标明的则多为步进马达(即类似佳能STM马达的设计)。无论是在光圈调整以及对焦马达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富士系统非常的有个性。
再说说其他特性。与其他厂商相同,富士镜头也拥有自己的防抖技术,不过自然也有他自己的叫法。富士的镜头防抖称作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当你在一支富士镜头上见到OIS这个字眼,那么它就具备镜头光学防抖功能;此外,为了顺应X系统的防护性要求,越来越多的XF镜头也加入了防尘防滴溅能力,通常富士用WR(Weather Resistant)来标识该枚镜头具有耐候性。
最后,小编想特别提一下富士的一枚特殊镜头,那便是富士XF 56mm f/1.2 R APD镜头。其中,APD(Apodization Filter)意为变迹滤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柔焦镜头”,富士仅有一枚镜头拥有此标识,内置APD滤镜可呈现更为平滑的散景效果,让拍摄对象更突出并更具创意。
总而言之,在对于不同厂家的镜头名称进行解读时,很多方面的标识以及技术其实都大同小异,主要是弄清楚各家镜头名称中的一些字符的含义,这样既有助于读懂不同镜头的参数信息,理解每一支镜头的性能与素质,同时对于大家选购一枚合适的镜头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