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商城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色彩在电影中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电影色彩的六大观念
色彩在电影中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电影色彩的六大观念

盛嘉菲商城 / 2018-08-06

色彩是非常感性的视觉元素,色彩组合标准的改变,取决于当时的审美口味。奥斯瓦尔德(Os一wald)在1919年讨论关于饱和色(高纯度的颜色)只能以小面积出现的法则时,断言出现在庞贝古城壁画上的大面积朱红色是拙劣的。然而在现在更为多元的色彩审美价值观下,我们对高纯度色彩在画面中出现的面积会宽容很多。这并不意味着奥斯瓦尔德所推崇的小面积饱和色的观点是错误的,它依然适用于很多画面。不同的时期对色彩和谐的标准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看法,某一时期提出的色彩和谐的标准,是这一时期风尚的体现。每一种关于色彩的理论或观念,在其内部是自成体系的。对于现代的电影摄影艺术来说,使用色彩的观念比较自由,在造型修养较高的电影摄影作品中,往往能够明确地看出其色彩体系的“历史脉络”。

 

第一 经典主义色彩观念

经典主义的电影色彩观念来源于古典主义绘画的色彩美学追求,其重要特点是追求色彩的沉稳、和谐与内敛。

 

经典主义的电影色彩观念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常讲究“灰凋子”的使用,这里的“灰调子”不同于影调里“黑灰白三大调”中的“灰调”,而是指低纯度的色彩。古典主义审美认为对“灰调子”的使用和欣赏是色彩修养到达一定高度的体现,如今经常提到的“高级灰”的说法正源于此。因此在经典主义电影色彩观念的色彩结构中,对于高纯度颜色的使用是十分谨慎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避免使用高纯度的“饱和色”,这与上面提到的奥斯瓦尔德的观点比较一致。

 

古典主义绘画色彩观念的另一个特点,是在造型中强调“形”的主导作用,认为只有所表现对象的“形”已经很扎实的情况下,色彩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即反对色彩成为画面的主导视觉结构。因此古典主义美学观念在传统上把形状比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诱惑力的女性。查理·勃朗克在《艺术构图原理》中这样阐述:“形状和色彩的结合对于创造绘画是必需的,正如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对于繁殖人类是必需的一样。但在结合中,形状必须保持对色彩的绝对优势,不然的话,一幅画很快会解体。也就是说,绘画会因过多的色彩而毁灭,正如男人因过多地沉入女色而灭亡一样。”

 

在形与色彩的结合中,形必须保持对色彩的一定优势。这个观点表现在电影摄影中,就是电影画面的结构以光影建立的影调结构为主,色彩处于相对从属的位置。

 

第二 后现代主义色彩观念

后现代主义原本涉及更广泛的概念,后现代(Postmodern)作为话语,最早出现在1870年英国画家约翰·沃德肯斯(John Wadkins Chapman)提出的“后现代绘画”中,用于阐述比法国印象派更前卫的绘画方法。1917年·道夫·彭沃韦兹(Rodolf Ponwowitz)在《欧洲的文化危机》一书中,用后现代来指称欧洲文化的价值崩溃和虚无主义。1934年西班牙作家费得里拉(Federico De Oris)在《西班牙和拉美诗歌精选》中首先在文学领域使用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来描述文学中的某些逆动现象。

 

 

德国文论家米切尔·柯勒(Michael Kohler)在1977年版的《后现代主义:概念史的考察》一书中这样表述:“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有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着以复活那些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英国人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在《现代绘画简史》提到:“如果说现代派多半显得神圣化,附属结构的,形式主义的,那么,后现代派给我们的印象则迥然不同,表现为嬉嬉闹闹,并列结构的,解构主义的。”如果说现代主义是“建构”式的,而后现代主义则是“解构”式的,对权威采取挑战的态度。

 

后现代主义色彩观点最典型的特征是有意识地不遵守或挑战已有的色彩组织规则,挑战已经被广泛认可的色彩和谐的习惯,因而后现代主义的色彩结构往往呈现出奇异、特别甚至”刺眼”的视觉效果。采用后现代主义的色彩结构,并不代表整部影片就是后现代风格的,只表明其在色彩运用上的特点。一部影片可能在叙事方面是相对“传统”的,但色彩却是”后现代”的。“后现代主义”的界限很难精确划定,如果排除探索性的先锋电影,即便个性强烈的形式主义电影也难以整体呈现典型的后现代风格色彩结构,在主流影片中,只有个别影片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观念”。美国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是一个例子,该片在整体风格上不属于再现真实的现实主义,而偏向主观意识较强的形式主义。色彩使用比较夸张,高纯度的以及各种“抢眼”的色彩以不同于传统色彩规律的方式组织在同一个画面中,让观众也能感觉到“故意的拙劣”、“反叛高雅”等玩世不恭的创作意图。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色彩观念的典型特征。

 

图:美国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第三 印象主义色彩观念

印象主义的审美观源于印象派绘画的观念,与古典绘画不同,印象派相对而言更重视“意象”范畴的造型因素。不再追求永恒与完美,而是把很多瞬间的、随意性的、感受性的内容溶入到绘画之中。色彩在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流派,印象派虽然在色彩纯度的控制方面更加自由,但是对于高纯度饱和色的使用依然保留着古典主义的习惯,谨慎甚至吝啬。直到后印象派的凡高和高更,这种情况才有了实质性的转变。

 

相比古典主义,印象派大大提高了色彩在画面结构中的地位,色彩结构能够成为画面的主导结构。印象派给予了色彩的冷暖关系以极高的重视,认为画面不仅要在整体的色彩结构上,还要在所有细节表现上呈现出色彩的冷暖关系。只有具备了层次丰富的冷暖关系,色彩才有分量。因此,印象派对色彩细腻层次的追求在所有流派中达到了极致。尽管较少使用最高纯度的饱和色,在印象主义色彩观念的电影摄影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不同纯度的色彩以一种有序的状态分布在画面中,色彩节奏是印象主义色彩观念创作中最重要的画面节奏元素之一。

 

印象主义色彩观念,不仅对于导演和摄影师在色彩感觉以及色彩修养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在审美价值观方面对印象派有深入的见解。因此这种色彩观念的影片远没有古典主义色彩观念的电影那么普遍,作为当今世界电影最主流创作群体的美国好莱坞也很少使用印象主义的色彩观念来创作。印象派绘画兴盛于法国,对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的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电影人对印象主义色彩观念的理解是最为深入的,在电影胶片的拍摄中,将这种源自油画媒介表现的色彩结构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四 东方主义色彩观念

古典主义和印象主义是典型的西方色彩审美观念的代表,这种观念的形成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印象主义色彩观念尤其强调色彩的不稳定性、相对性,认为色彩本身受到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因此,色彩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不是单独存在的,是处在环境中的。在环境中,色彩会受到光线的影响还会受到其它物体色彩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环境色”、“构成主义色彩”等概念产生的基础。

 

然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对色彩的认识与西方截然相反。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从不把色彩视为“流动”的或“相对”的,而是“稳固”的。东方的传统色彩观念中,没有整个画面是一个色彩环境,所有的颜色相互影响的理念。相反,东方传统色彩观非常关注物体的“固有色”。正因为如此,东方文化对高纯度的颜色尤其偏爱。随着纯度的降低,色彩的色相倾向性就会减弱,而色彩环境中其它颜色的影响力就会加强;而纯度高的颜色,其色相的倾向性十分明确,“抵御”其它颜色影响的能力很强。中国的工笔重彩、民间年画以及日本的浮世绘等传统艺术形式都体现出这种迥异于西方的色彩观念。

 

第五 构成主义色彩观念

构成主义的色彩观念,有时也会使用大量高纯度色彩,不过这与东方主义色彩观念使用纯色的方式乃至在内的逻辑上并不相同。印象派后期及后印象派时期,已近有不少艺术家开始大胆使用高纯度色彩了,同时在造型方面也融入了更多个人主观因素,从“具象”走向了“意象”。这是艺术史上富有价值的过渡,后印象派之后,现代派登上了历史舞台。现代派最大的贡献是使艺术表现的“内容”不再通过“再现”的方式进行,而是直接通过抽象结构来表现,这是人类对造型认识的一大进步。

 

现代派艺术并非高于古典艺术或印象派艺术,而是它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拓展了人们对“造型”的认识。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冷抽象”将现代派推到了简约的极限,尽管这种简约方式在艺术界仍然倍受争议,但是“冷抽象”对于构成主义来说是一个启发。构成主义诞生于著名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构成主义”伴随着现代设计而生,是支持现代设计(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的基础造型理论。现代的设计专业学生一般都要进行构成的训练,将各种点、线、面以及色彩组合在一个画面中,按不同的实际要求,在画面中建立起一个有美感的视觉结构。

 

视觉构成是现代设计及其它现代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支撑现代主义风格的基础性结构之一。因而富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彩色电影往往与构成主义的色彩观念有关。

 

第六 综合性的色彩观念

色彩观念与创作者的美学修养和审美取向关系密切,通过上面的论述,还会发现色彩的观念并不是完全个人的,而是有历史继承性的,可以看到其中清晰的脉络。以上所谈的几种色彩观念,基本囊括了色彩观念的几大流派。对这几种主要的用色观念进行分析,其目的并非要求套用这些观念组织创作,而是试图对创作方法有更透彻和全面的认识,能够从多种角度评价、认识和理解色彩组织原理。实际创作中可以把以上所提及的色彩组织观念糅合起来运用,同时加入创作者个人的因素,色彩的创作绝非定式。

 

好了,说了这么多,以上观念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小编要告诉你,如何实现这些观念呢?需要掌握哪些技术基础呢?其实就是以下这六个字:色彩关系设计!

 

色彩是电影创作中的重要因素,对观众的情绪有很强的影响力。色彩对于电影不仅是造型的语言,也是叙事的语言,得体并且巧妙地运用色彩是摄影师和导演必备的素质。

 

在艺术的历史中,前人已经对色彩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多种不同体系的色彩观念。探索这些色彩观念,对于提高创作者的色彩修养是相当有益的,同时对于当下的电影创作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所以,如果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电影人,还需要大家不断地学习以及日积月累的经验。我们盛嘉菲数码有限公司也会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分享干货知识,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声明:以上图文整理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营业执照
荣誉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关于发票
配送与签收
支付方式
商城支付方式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政策